构建“1+3+6”防汛体系,确保青岛官路水库主体工程安全平稳度汛
2025 年青岛的主汛期已落幕,对于官路水库这项总投资超 90 亿元、总库容达2.11 亿立方米的省市两级重点水利工程而言,此次汛期的 “大考” 更具特殊性与挑战性——工程正处于主体建设攻坚期,围坝、泵站、泄洪放空洞、引黄济青连接线等核心设施尚未完全竣工,既要抵御台风、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风险,又要保障近700名施工人员、350台大型机械的现场作业安全,还要确保工期不能落后,工程质量不受影响,防汛任务之重、压力之大远超常规已投用水利工程。
在长达3个半月的汛期里,官路水库在建工程面临雨坝顶积水、水冲刷、洪水排泄等一系列严峻风险,必须严格做好雨前防护,雨中巡查,雨后整改。同时,作为国家水网重要节点,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核心调蓄枢纽,工程本身就肩负着防洪度汛的功能,工程建设期间的防洪度汛工作,又增加了一层谋划未来运营情景的使命。主汛期来临之前,青岛城投集团旗下官路水库公司坚持“预”字当先、“实”字托底,秉持工程进度、建设质量与安全度汛统筹部署,创新构建“1+3+6”防汛体系。即:以《青岛市官路水库工程2025年度汛方案》为纲领,通过“建设方-监理方-施工方”三级责任网络层层传导压力,配套完善会商研判、物资调度、应急值守等6大保障机制。

(图为官路水库提前研究2025年度防汛方案会议)
将项目法人、施工、监理三方“三个责任”人(行政责任人、技术责任人、巡查责任人)信息在现场和网络平台双公示。经过专家评审的《度汛方案》划出了“安全红线”,超标洪水预案上报主管部门核备。6个施工标段组织145人成立防汛班组,配备防汛车辆6辆、大功率排水泵组36台,打造“1小时应急圈”。各标段参建人员同步开展应急度汛演练,磨合“预警—停工—撤离—抢险”全链条机制,演练即实战,结合实际建设工程形成一系列改进清单。
官路水库结合气象卫星云图构建洪水预报模型,加密雨水情监测,自动雨量站由2处增至5处。与胶州、高密两市防办建立“30分钟信息互通、1小时联合研判”的共享响应机制。3处影响枢纽度汛的节点工程于6月底完工并通过验收,提前具备挡洪条件。库区周边29处排涝涵闸“一人一闸一预案”,责任人、联系电话及应急流程制成二维码上墙。对照汛前检查清单早作谋划,提前部署极端情况下人员撤离、设备转移路线,成功应对了7月底8月初、8月底9月初多轮区域性暴雨。
对放空洞、围坝等关键部位实行“五定管理”,制作工序卡明确混凝土养护等施工标准,确保科学防洪工程质量不滑坡。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沙盘推演,优化物资运输路线5条,施工运输与应急响应效率提升20%,确保安全度汛工程进度不打折。整合施工、监理、属地抢险队伍三支力量,组建多支常备防汛突击队,草袋、块石、挖机等物资设备前置到6个储备点,确保“人、机、料”随调随用。同步建立“指挥部—标段—班组”三级安全度汛组织体系,汛期24小时值班、零报告、会商决策等配套制度全部上墙运行。针对超设计标准降雨、极端强对流天气等极端事件,制定了“停工令、封库令、抢险令”三张清单,做到指令一键直达。

(图为官路水库工程项目开展防洪度汛应急演练)
汛期期间官路水库项目建设日均用工近700人次,施工机械350台,未发生因汛停工情况,工程质量追溯系统可倒查每个环节的质量验评记录。截至目前,官路水库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70%以上,围坝填筑累计完成总量99%,穿坝结构物累计完成总量90%,泵站工程累计完成总量90%,连接线工程累计完成总量94%,均达到或超过计划要求。
下一步,官路水库将科学研究并持续应对雨雪冰冻等自然环境的严苛考验,动态优化应急预案,确保进度、质量达到既定要求,坚决战胜工程建设攻坚期间的各项风险与挑战。

最新新闻
- 2025 05 03
- 2025 05 02
-
致敬劳动 献礼五一 | 青岛城投集团多个集体和个人获劳动类荣誉
2025 05 01 -
城投集团举办“青马工程”培训班开班仪式暨“资产盘活”青年突击队动员部署会议
2024 04 30 - 2024 04 29
- 2024 04 27
- 2024 04 26
- 2024 04 24